一个人适合做哪一领域短视频(一个人适合做哪一领域短视频拍视频需要什么创意点子)

说下前一段时间爆火的张琦和读书领域最大的博主樊登在短视频上是怎么火的

张琦是一周时间就在抖音和视频号上火了起来,很多人都有刷到过。

她自己分享短视频走过的弯路:之前拍短视频也是写好脚本,布置好场景,然后坐下来一本正地讲,结果流量很差,播放量不过500,做了一年多没做起来。后来遇到新的团队(一家知识类MCN),那团队直接跟她说:老师,你直接讲课,我们摆两个摄像机在那边拍。

一个人适合做哪一领域短视频(一个人适合做哪一领域短视频拍视频需要什么创意点子)

?

结果,那一天她讲了6个小时的内容,然后团队把她的6个小时的视频,做了1000个视频切片,全网分发到不同的矩阵账号,结果一周就火了,所有的视频流量加起来跑了10个亿一下成了全网现象级IP。

说说樊登

樊登并非是最早的知识IP,更早的是罗辑思维罗胖,在公众号上就有超过1000万粉丝,知名度全网最高。

一个人适合做哪一领域短视频(一个人适合做哪一领域短视频拍视频需要什么创意点子)

?

而樊登在前两年做了一个动作,每天把一本书的讲书内容做成视频,然后交给团队,由新媒体团队做成不同的视频,分发给全国各地的代理商,然后在代理商运营的樊登各地账号上做发布,这个动作一下子引起了规模效应,全网都在刷樊登,仅仅2~3年时间,樊登矩阵号粉丝就过了一个亿,付费会员涨到了4000万个,每个365元,每年光这项营收,就有100多个亿,真正在短视频时代完成了弯道超车,成了全网第一知识IP。

所以,看这两个账号,都做对了什么?

1.矩阵分发

2.内容密集输出

这套玩法对企业来说是很有好处的,成功的概率大大提高了,毕竟做1个账号和同时做100个账号,成功的可能性是不一样的。

但这个会适合普通人吗?

我认为是不适合的,因为这要短时间内大量人力物力,就视频剪辑来说,工作量就很大,虽然现在有自动剪辑软件,但内容的分发,账号的大量搭建还是挺耗精力的。

对于普通人做内容,还是适合长期主义,每天写一篇文章,做1~3条视频,坚持一个一年两年,就像罗胖做60s语音,一做就是10年,但就是这个行为,让他从一个个体户,慢慢成长了一个超级IP。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yu453.com/492.html